|
藏獒网络信息公司
联系人:刘飞扬 女士 (网络部) |
![](http://www.qy6.com.cn/subimg/line.gif) |
电 话:029-65676918 |
![](http://www.qy6.com.cn/subimg/line.gif) |
手 机: |
![](http://www.qy6.com.cn/subimg/line.gif) |
![](http://img.qy6.com.cn/images/subimg/shouchang.gif) |
|
![](http://img.qy6.com.cn/images/subimg/mod_03.gif) |
|
藏獒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 |
现在国内外饲养的藏獒,与发掘到的它们祖先的头骨化石相对照,从本质上看,绝大部分藏獒已经退化,并不象是外国人眼中的“体大如驴、身高四尺”。据有关人士统计,世界纯种藏獒不足300只。那么,藏獒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上是什么呢?
一、藏獒原产地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,由原来的交通闭塞到交通便利通达,于是人类改变了藏獒的生存条件。
二、人为地掠夺,大量输出,使原产地优秀品种严重流失。
20世纪80年代以后,国外养犬爱好者重金购买纯种优秀藏獒,国内外藏獒价格飙升,促使很多人去青藏高原“寻宝”,使大量藏獒个体流向全国各地,并被偷运到国外。
三、中国出于保护珍稀物种的目的,禁止输出纯种藏獒,这激起了世界养犬爱好者的好奇与神往。
中国的西部大门被一些世界养犬爱好者用金钱撕开了一条缝。冒险家们翻越喜马拉雅山,把纯种藏獒偷运到尼泊尔或印度,贩狗者在中转纯种藏獒的同时,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,还为当地的犬种争得了杂交选育的机会。所以,尼泊尔和印度的犬种群中,有相当一部分犬有藏獒的血统。
四、种群中公、母犬比例失调。
在藏獒原产地,藏獒被游牧民作为看护帐篷、放牧牛羊、护卫运输之用,每户饲养藏獒也不过2-3只。于是牧民在选择藏獒时,便更多的选择体型大而凶猛、剽悍的公獒,很少选择比较温驯的母獒,除非不得已为了繁殖后代,一般不留母獒。这就造成公獒数量远远大于母獒数量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原产地藏獒群中公、母獒的比例为12:1。严重的公、母獒比例失衡,使母獒的数量严重不足,繁殖的幼獒数量也很少,优秀个体选出率就更少。
五、游牧民对藏獒繁殖缺乏科学选配知识,藏獒个体之间自然交配,优化选育做得不够,出现了不少品质一般或较劣的个体,优秀个体选出率很小。
在西藏, 群众爱犬,许多群众家中都养犬,犬的类型、种类繁多,包括藏獒、西藏狮子犬、西藏小梗犬乃至群众自行由内地带回的其它犬品种。而此地区群众养犬,习惯白天将犬关在家中,夜间却将犬放开,任其自行出入家门,四处游荡。于是到了犬的发情季节,各家所养的不同品种、不同类型的犬极有可能发生杂交,产生血统与品种来源都不清楚的杂交犬。
六、生存环境恶劣,幼獒死亡率高。
在原产地,纯种藏獒优秀个体大都在偏远的雪山中,藏獒发情配种期在9-11月,产子期在11月至翌年1月。这一时期正值隆冬季节,若护理不当或缺奶,很容易造成仔獒和幼獒死亡。加上医疗措施不到位,活下来的优秀个体少之又少。
七、开发利用不当。
全国养犬爱好者纷纷到青藏高原引种,于是造成了藏区藏獒资源的过度开发,导致原产地藏獒数量急剧减少。可是即便藏獒在新的环境中生活、繁衍得再好,也失去了物种的本原。它必须在原产地保持足够的数量,才会生生不息。
来源:www.zgzaxxw.com |
![](http://img.qy6.com.cn/images/usercrad/card_1.gif) |
|
|
|
![](http://img.qy6.com.cn/images/usercrad/card_4.gif) |
|
|